【摘要】“认购碳汇”是“双碳”目标在生态环境修复制度领域的法治逻辑表达,是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具备战略、责任及救济层面的价值正当性。目前关于“认购碳汇”的实践合理性仍存在争议:在司法实践中,既有判决易扩张“认购碳汇”适用范围且未就扩张边界形成共识,未体现“认购碳汇”作为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承担方式适用的优先级,缺乏“认购碳汇”作为量刑情节适用的法律依据且量刑标准不一。基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并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视角,有必要将“认购碳汇”的适用范围从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扩张至全部存在碳汇损失的案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生态修复责任承担方式合理分工;同时,明晰刑事司法中“认购碳汇”作为量刑情节的实证法基础及其适用逻辑,确保其在司法适用中的稳定性,从而为法官提供规范指引。
【关键词】 认购碳汇;责任承担方式;环境司法;生态环境修复;量刑情节;适用逻辑;司法实证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或者“来源:环境法治研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机构。本机构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本机构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机构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公众号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