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破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瓶颈的着力点。其中,碳汇制度因降碳效果明显而被寄予更多期望。在构建该制度时,宜基于温室气体排放与农业面源污染系统治理和面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多元共治两项原则,从治理客体、治理主体两方面予以统筹,并清晰界定碳汇涵义、明确主体范围、规范权利设定(利益确认)、划定行动边界、设计救济措施。在此基础上,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碳”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碳汇交易”两项子制度为外在呈现,引入自然固碳、技术固碳和碳汇市场等内容,通过制度解构、整合与互补,形成多层级的碳汇制度系统,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农业碳减排空间,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农业的全面绿色转型。
【关键词】碳汇制度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碳”制度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碳汇交易”制度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或者“来源:环境法治研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机构。本机构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本机构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机构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公众号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