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界情境具有高度复杂性且涉及多元主体,这给更擅长解决非跨界问题的传统目标责任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京津冀大气治理为例,分析目标责任制在面对跨界环境问题时,可发现其为实现跨界治理目标而在原有框架上的调整改进:在目标设置方面,聚焦公众关切的少数指标,采取渐进路径调整目标体系;在协同执行方面,确立政府的中心责任,强化属地行政动员,设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机构及程序机制;在考核评估方面,优化监测技术,拓展信息源,调整激励机制,从而规避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通过上述制度设计,目标责任制使得京津冀大气治理在产出、结果、适应性三个层次上的绩效都有所提升,但也产生了考核指标覆盖面偏差、地方政府出于避责消极竞争、高强度考核带来博弈等非预期后果。
【关键词】京津冀;目标责任制;跨界环境治理;大气治理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或者“来源:环境法治研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机构。本机构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本机构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机构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公众号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