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碳法治数据库 / 学术文献数据库

温馨提示:如需检索本文中的具体内容,请按CTRL+F进行检索。


张怡然, 曹明德. 人工智能赋能气候治理的法治挑战及应对[J]. 环境保护, 2023, 51 (Z3): 19-23.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本站 浏览量:38
【字体大小:

【摘要】利用人工智能应对气候变化的场景众多,人工智能可能作为一股空前强大的“技术权力”辅助政府作出气候决策,增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公众参与和赋权,扩大全球气候治理格局中各国家行为体的力量差距,影响全球气候治理的议题设定和治理规则。同时,人工智能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加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气候不公,侵蚀气候变化相关行政决策的公平性、准确性,危害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且人工智能自身在全生命循环过程中的碳排放缺少明确法律规制。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立法需要明确人工智能介入气候行政决策的限度,允许公众了解和评估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影响,并健全行政机关首位承担责任制度;在人工智能的伦理规则与法律规则中加强可解释性、非歧视性的规定,防止人工智能加剧气候不公和“数字鸿沟”,保护用户的数据自决权、隐私权。此外,应当通过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可重复性标准、绿色标签制度等,规制人工智能训练和运行中的碳足迹。

【关键词】 人工智能;气候治理;技术权力;行政决策;碳足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或者“来源:环境法治研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机构。本机构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本机构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机构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公众号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