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我国碳账户建设的模式、经验与发展方向
孙传旺 魏晓楠
摘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双碳”的战略目标。碳账户作为界定个人、企业等各方社会主体碳足迹、碳排放权边界以及减碳贡献的记录账户,为落实每个参与主体的减碳责任提供了动态监测工具,也为碳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了相配套的微观基础。然而,现阶段我国碳账户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个别试点地区启动了企业和个人碳账户建设,且各地核算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激励机制与场景应用的构建也处于初级阶段。对比国外碳账户应用的主要模式及改进方向,我国碳账户尚未融入以碳定价为核心的减排政策框架,还未充分运用现有数据库与计费系统,且场景应用多跨协同与区域公平性问题上发展也相对缓慢。在科学有序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背景下,我国应充分整合现有数据库与计费系统,推进碳账户系统融入全国碳市场,积极推行金融机构参与碳账户建设的资金激励方式,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构建碳账户;还需从保障碳账户信息安全、设计公平合理的赏罚机制以及防止其他污染物溢出等方面加快制度与法律法规建设。
关键词:“双碳”目标;个人碳账户;企业碳账户;碳核算
文章来源:孙传旺,魏晓楠.“双碳”背景下我国碳账户建设的模式、经验与发展方向[J].东南学术,2022,(06):197-207.DOI:10.13658/j.cnki.sar.2022.06.017.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或者“来源:环境法治研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机构。本机构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本机构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机构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公众号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