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碳法治数据库 / 学术文献数据库

温馨提示:如需检索本文中的具体内容,请按CTRL+F进行检索。


于文轩,胡泽弘.“双碳”目标下的法律政策协同与法制因应——基于法政策学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04):57-65.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本站 浏览量:21
【字体大小:

【摘要】双碳目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带来转型契机。以法律和政策手段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必要性和长期性,法律与政策相互交融构成了双碳法制的基本构造。目前,中国初步建立了直接规制和间接调整相结合的碳排放制度体系,形成了各层级、多领域的政策框架,但双碳法制体系仍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从法政策学视角看,法制的基本议题主要包括法制体系的协调性、治理工具的有效性和司法保障的适应性三个维度。依此检视,中国双碳法制存在法律制度与政策目标不协调、政策的宏观指导和区域协调能力不足,治理工具存在市场调节机制缺失、管理方式机械化,司法层面缺乏对政府行为和政策实施的监督、相关民事诉讼的专门解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法律与政策的协同主要可以归纳为法律与政策的协同实施、政策向法律的条款转化、政策向法律的整体转化和法律的政策化四种形式。在推进双碳法制协同的过程中,应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确定双碳政策目标,以适度转化为原则推进双碳政策向法律转化。为此,应完善双碳法律和政策体系,以国家双碳目标为中心,制定综合性应对气候变化法,统筹并完善相关政策和立法;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机制融入环境法典编纂,在总则编明确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与双碳目标相关的基本环境法制度,同时在污染控制、自然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分编部分细化相关规定;健全落实双碳的行政和司法保障,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完善双碳司法的专门应对机制。

【关键词】双碳目标;法律;政策;法政策学;协同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或者“来源:环境法治研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机构。本机构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本机构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机构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公众号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