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法上的气候变化损失损害问题由来已久。随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针对气候变化损失损害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该问题已经从对适应机制和减缓机制的依赖中独立出来,成为国际上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独立机制。当前,国际上对于气候变化损失损害的讨论存在三个层面的争议,我国应当结合自身国情和实际诉求选择相应的立场。一方面,应当从国际、国家、地方及个体多维层面出发,构建整体性的气候变化损失损害预防机制,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预防能力,减少潜在损失损害。另一方面,应当积极构建由保险、基金和临时性援助组成的综合性救济机制,以确保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救济各类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经济与非经济类损失损害。预防机制与救济机制彼此辅助、互相支持,共同建构起气候变化损失损害处理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气候变化;损失损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预防机制;救济机制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或者“来源:环境法治研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机构。本机构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本机构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机构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公众号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