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正在经历着由政策引领向法治构建的转变。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行政立法中简单将“权利”与“配额”等同的做法,既无法体现碳排放权所兼具的公法、私法双重特征,也难以有效回应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需求以及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规范构建。为此,需要构建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语境、以碳排放“权利”为逻辑主线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夯实其法治基础并明确其规范进路。从语境与语义出发,“碳排放权”的表述本身就意味着其私法的权利属性。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逻辑层面,双阶理论可以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中“配额”到“权利”的过渡提供理论支撑;在其实践逻辑层面,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需要借助“权利”的确立为其交易市场的展开提供法治的基础。最后,考虑到碳排放权权利属性共识不足、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结构尚待稳定、权利基础呈现多元特征以及权利来源并非稳固不变等因素,策略上可以考虑暂时搁置碳排放权权属争议,以权益为抓手、以“权益表现—适用规范领域—法律保护方式”为主线,分步骤、分阶段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规范构建。
关键词:碳排放权;权益;配额;权利逻辑;规范进路;
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态文明与环境法的功能演变研究”(19JJD820004)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政策引领与法规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生成的公法脉络
三、从“配额”到“权利”的递进: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权利逻辑
(一)语境与语义——基于“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逻辑
(三)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践逻辑
四、权属争议与权益选择: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规范进路
(一) 搁置权属争议
(二)基于权益的规范进路
1.权益选择
2.权益厘定
3.权益创设路径
五、结 语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或者“来源:环境法治研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机构。本机构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本机构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机构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公众号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