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数据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双碳法治数据库 / 案例数据库

温馨提示:如需检索本文中的具体内容,请按CTRL+F进行检索。


河北创新建立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发布时间:2023.12.03 来源:本站 浏览量:68
【字体大小:
  • 公布日期:2023.12.03

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首创性改革探索,以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周边区域固碳项目实现生态价值转化为突破,创新建立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河北探索、河北模式。经过两年的努力,河北省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不断深化,降碳产品开发领域、区域和碳抵销行业企业不断实现新突破。

 

实现“化无形为有价”的突破。聚焦破解生态产品“核算难、量化难”的瓶颈制约,制定林草湿地、建筑交通、碳普惠、碳捕集等17个降碳产品方法学,构建起生态固碳、生活低碳、生产减碳“三位一体”的方法学体系,推动完成降碳产品开发项目21个,核证规模达560多万吨,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降碳生态产品开发从林业扩大到草原、湿地等生态“绿碳”,并延伸到海水养殖双壳贝类“海洋蓝碳”,从分布式光伏延伸到碳普惠等多个领域。开发区域已经从承德、雄安新区拓展到石家庄、秦皇岛。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从钢铁、焦化行业向水泥、玻璃、热电行业持续延伸。实现“从破冰到规范”的突破。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河北省以钢铁行业抵销碳排放为切入点,创新建立与环评和排污许可挂钩的碳排放抵销制度,搭建管理服务平台,组建专业技术联盟,供给侧强化激励、需求侧硬化约束的价值转化机制日益健全。实现“引活水增动力”的突破。2022年,河北省推动碳资产化机制改革,引入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强化降碳产品、碳减排量、碳排放权等碳资产属性,鼓励开发基于碳资产的金融产品,设立绿色信贷专项规模,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有力保障。

 

案例来源:本案例原载于河北新闻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双碳法治与经济研究院”或者“来源:环境法治研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机构。本机构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本机构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机构刊载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来源于网络。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公众号刊登其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本站将予以删除。在此,特向原作者和机构致谢!